中亚发现古代宠物猫骨头,考古学家:以前只有传说,现在有证据了
人类爱猫还是爱狗?在这个永恒的难题中,仅就考古纪录而言,狗绝对是赢家。
在考古遗迹中,人们发现了很多狗的遗骸,它们无疑被当作人类社会的一员而被埋葬,但在考古遗迹中,无论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猫,都很少发现。
因此,当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丹肯特(Dzhankent)挖掘出具有1000年历史的家猫遗骸时,此事立刻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这不仅是因为在考古学领域里猫葬十分罕见,而且还因为人们认为直到19世纪时,中亚地区才正儿八经出现家养的猫,当时沙俄帝国带着家猫来到了中亚。
以前,在中亚草原上,考古学家只零星发现过猫科动物的遗骸,这些小猫是否被驯化,没人知道。毕竟草原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游牧和半游牧,对狗的需求很高,而猫的驯化往往与城市化和农业定居相伴而行,只有在城市中,人们储存谷物时才需要猫来保护粮仓。
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上,家猫一直只是传说,人们没有找到它们存在的证据,不过,这个传说在丹肯特遗址成了真。
丹肯特位于咸海东北海岸的沼泽地上,古代的时候是个小镇,始建于7世纪,到10世纪初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稠密的小镇,四周有城墙。这个小镇因为在丝绸之路的商道上,借着这条国际交通要道的繁荣,它也由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镇,变成了颇有声望的中转城市。
考古学家在丹肯特的一座城堡遗址里,发现了猫的骨骼遗骸,它保存完好,没有风化,也没有被切割或是啃咬的痕迹,表明它生前不是食物。由于被一堆垃圾包围,考古学家认为小猫是被埋葬的,虽然简单,不够体面,又略显无情,但至少没有将它曝尸荒野。
骨骼的放射性碳分析表明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75至940年,换句话说,这只小猫成为了丝绸之路上发现的最早家猫。
这只小猫在死亡时已经很老了,从骨头中提取的DNA表明它是雄性,虽然不能确定其种类,但其基因组与家猫最为相似。
通过更加细致的分析,考古学家掌握了更多的细节,首先,这只猫生前骨折过,但幸存了下来,主人没有抛弃它。其次,与该遗迹发现的狗相比,它的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很高,证明它始终被人类喂养,原因很简单,它老的已经没有牙齿了,除非人类给它喂食经过加工的食物,否则它早就一命呜呼了。
最终,考古学家得出结论:在公元8世纪左右,中亚地区已经将猫作为宠物饲养了。一般来说,古人只对有用途的动物感兴趣并饲养它们。例如,狗可以帮助放牧,还可以看家护院,所以能够进入人类社会。
而在公元8世纪,丹肯特并不是一个农业城市,它仍处于半游牧状态,所以,人们不需要猫来看管粮仓。饲养这种小动物,纯粹为了娱乐,把它们当成了给生活增加乐趣的宠物。
目前,相关研究已经发表在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来源:自媒体号“酱知儿”
往期推荐
温馨提示
凡转载本账号文章,请在明显位置标注:转载自“丝路新观察”。
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意见。
如需广告、商业合作,请联系微信:z13565801531。
丝路新观察网站:www.siluxgc.com
新浪微博:丝路新观察官微